|
青島立體停車場現狀調查 是停,還是不停 —— 2010年,青島市內四區(qū)汽車保有量達34.76萬輛,而市內四區(qū)停車泊位約有6.8萬個,其中,路內停車泊位1.8萬個。大量路內停車位占用有限道路空間,影響了動態(tài)交通正常運行。 向空間要“車位”,無疑是解決市區(qū)停車難最有效的途徑。自2005年起,我市已建成數十處立體停車場。2011年,我市還將啟動新浦路停車場立體改造工程。我市現有立體停車場運行狀況如何?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總結?本報記者日前進行了一番探訪。 身處鬧市生意慘淡 人和路立體停車場位于繁華的臺東商圈,投資2800多萬元興建,擁有兩個21層的立體車場,可一次性容納138輛車停放。但是,與商圈周邊停車場“一位難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立體停車場內冷冷清清。記者日前在現場看到,偌大的停車場內,只有兩輛車停放在過道里。而一街之隔的臺東萬達購物廣場地下停車場則是另一番景象:等候進入停車場的車輛從入口處一直排到臺東一路馬路上。 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人和路立體停車場建成后停車一直不多,最近兩年,好的時候每天也就五六十輛車流水停放,停車場過道完全可容納,因此立體車庫經常閑置。 “我們現在很少開放立體車庫,就是有車??峙乱仓荒苊銖娋S持收支”,這位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停車費為第一個小時3元,以后每20分鐘加1元。可停車電梯每上下一次,就要支付2.4元電費,再加上員工工資,每次停車的成本大約是3元。“一般情況下,每輛車平均停80分鐘,收費4元,去掉電費、人力,機器維修費都掙不出來?!?/p> 便捷性欠缺推廣乏力影響使用率 作為北方國貿配套停車場,書院路立體停車場運轉好壞更多取決于商場經營情況。相比之下,人和路和中山路立體停車場為獨立投資,分別為臺東商圈和中山路商圈配套,其運轉情況更具指標意義。從車位循環(huán)使用率和經濟收益來看,這兩處停車場運轉情況均不理想。 為什么車主不愿意使用立體停車場?記者調查發(fā)現,便捷性欠缺和推廣不足是兩大主要原因。 車主蔡先生經常去臺東辦事,大多數時候停車位都不好找,即便這樣,他也不愿意把車停到立體停車場,就是因為“太慢”。楊先生說,把車停進“高樓”并不簡單,上下一次至少要兩三分鐘,多了得四五分鐘,比起一般的地面或是地下停車場來說太慢了,要是中間想到車里拿個東西,光是等候時間就不短,很不方便。 與蔡先生不同,李小姐不愿意使用立體停車場是嫌車位太小,不好入位。與地面停車位的寬敞比起來,立體停車場車位一般很緊湊,剛好夠一般家用轎車駛入,要是碰上大型豪華轎車或是商務車根本進不去。開車入位的時候,還要特別小心。李小姐說,她唯一一次使用立體停車場還是在有人指揮下駛入車位的,前后用了近五分鐘,她都急出了大汗?!爱敃r就想,以后再不來了”,李小姐說。 推廣不暢,少人了解是立體停車場遇冷的另一原因。記者在臺東街頭隨機采訪了幾位駕車者,多數人不知道人和路立體停車場的具體位置,少數人知道位置卻認為價格太貴“沒敢進”。實際上,人和路立體停車場停車價格并不高,甚至比周邊不少路面停車場還低,可是因知者太少而蒙受了“不白之冤”。 購物免費停賺人氣 書院路立體停車場由北方國貿出資2600萬元修建,2005年投入使用。作為商場配套設施,采用升降橫移立體和平面相結合的技術立體泊車,共分3層近400個車位。經過多年運行,書院路立體停車場聚集了人氣。即使工作日下午,停車場內車位利用率也在八成以上,周末或節(jié)假日常常爆滿。 北方國貿辦公室主任杜振華告訴記者,為解決停車難題,企業(yè)配建了立體停車場,用100多個地面車位的面積提供了三倍以上的車位。目前,停車場收費為3元/小時,在北方國貿購物的車主可免費停車兩小時,購物500元以上的車主一天內不限時停車。 便捷的停車給賣場帶來了客流。統(tǒng)計顯示,立體停車場建成后,商場營業(yè)額提高了2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