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銀川8月2日電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日前發(fā)出倡議,廢除在學生還沒有成熟時就將他們分為三六九等的“三好學生”評選制度,要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材,任何學生的進步都應該受到鼓勵。
在銀川召開的“寧夏中美教育研討會”上,顧明遠說,經過20多年的評選工作,這種
評選制度暴露了很多弊端。首先評選“三好學生”和教育方針是相違背的,教育方針是要每個學生都變?yōu)槿脤W生,而不是少數人;同時,少數人評上“三好學生”使大多數人的心理受到了傷害;許多學校在實際操作中,“三好”學生標準卻變成了“一好”即學習成績好;一些學生評上了“三好”,就有擇校的權利,這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講,是不公平的。因此,他倡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三好學生”評選制度需要廢除。
1982年,我國教育部、團中央曾發(fā)布通知,在學校里評選“三好學生”,“三好”是指身體好、思想好、學習好,評選學生的比例占學生總數的5%至10%。據悉,上海從今年開始,已淡化“三好學生”的稱呼,一般稱為優(yōu)秀隊員和優(yōu)秀團員,武漢市25中也取消了“三好學生”制度,取而代之的是“陽光少年”評價制度:不論學習成績好壞,不論是否全面發(fā)展,只要學生覺得自己身上有優(yōu)點,就可以申報參評“陽光少年”。新的學生評價制度已逐漸受到家長和學生們的歡迎。
三好學生評選出了什么問題
從20多年前實行之初的備受歡迎,到現在引起越來越大的非議,這種變化表明,三好學生評選制度一定在某些環(huán)節(jié)上出了問題。
隨著該項評選的影響越來越大,“三好學生”稱號具有了越來越高的“含金量”,一個學生如果評上了“三好學生”,他在升學、擇校、畢業(yè)、找工作的時候就能得到一些實際的好處,“三好學生”的級別越高,這種好處也會越大。
與之緊密相關的是,一些地方評選三好學生的程序也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圍繞有限的三好學生名額,學生、家長、教師、學校領導、教育管理部門等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權力和金錢因素越來越多地介入其中,各種暗箱操作的手法層出不窮,有的甚至構成名副其實的腐敗案件,在學校和社會上造成了較大的消極影響。
上海市從今年開始淡化“三好學生”的稱呼,稱為“優(yōu)秀隊員”或“優(yōu)秀團員”。武漢市一所中學也取消了“三好學生”的評選,取而代之的是“陽光少年”評價制度。這些新的學生評價體系,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和榮譽上的激勵,不再與升學、擇校等環(huán)節(jié)直接掛鉤,不像“三好學生”那樣具有顯著的利益附加值,也就不會產生像三好學生評選那樣多的弊端。這些嘗試證明,即便取消了三好學生評選制度,也應該有別的什么激勵體系取而代之。三好學生評選制度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大可不必一聲令下將其一廢了之,與其另起爐灶搞什么“陽光少年”評選,不如對傳統(tǒng)的三好學生評選進行改革,強化“三好學生”稱號的榮譽,降低其“含金量”,剝離其利益附加值,規(guī)范其評選程序,以達到推陳出新、興利除弊的目的。(據《北京青年報》)
特約編輯:yx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