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青島
葉帆
春天的時候,向海里投去漫不經(jīng)心的一瞥,咦?海水變成了一片蔚藍的顏色,過去只在古詩里聽說,春來江水綠如藍,原來海水也這樣,不過我不憶江南,守著一片大海,日子充裕得很。
青島的海不同于別處的海,因為嶗山的余脈向市區(qū)蜿蜒,形成了一處處天然的海灣,我的窗外就是一座海灣,原來沒有名字,后來,清代登州總兵章高元曾到這里駐屯,不久,這里修起一座鐵木棧橋,后來橋北段改為石質(zhì)的,南段仍用鐵木,筆直地插進海里。棧橋也不同于別的橋梁,它只有此岸而沒有彼岸。因了這座棧橋的緣故,我窗外的海灣又被叫作棧橋灣。
棧橋灣的海水蔚藍了之后,青島的花草樹木開始爭芳斗艷,最先綻放的是迎春,它不等葉兒長出,就迫不及待地開出一粒一粒的黃色花兒,有幾分嬌艷,也有些許質(zhì)樸,不論是在公園里還是在山崖石縫間,它都這么無拘無束地開放。受了迎春花兒的鼓舞,青島的女孩兒們便踴躍地甩去冬裝,青島的街頭霎時間便涌動起流淌的花束,青島的春天也嫣紫姹紅起來。
春天里,海霧會頻繁地光顧棧橋海灣,我一直搞不清楚,究竟是地理原因還是氣象因素,當青島東部海邊還是一片朗朗的風光時,棧橋海灣卻被濃濃的大霧覆蓋了。尤其是夜晚,海霧就像很薄的云層,把海邊那些高大的建筑隱沒起來,只有大廈上的霓虹燈還在熠熠生輝,造出一種如夢如幻的景象。
海霧出現(xiàn)的時候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輕曼的,它從海洋深處徐徐漫開,像蟬翼般那樣透明,不動聲色地彌漫著,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浸入柳絮般的霧氣之中,此刻,景色變得朦朧起來,原本熟悉的景物,忽然間變得陌生了起來。還有一種是狂暴的,海霧像猛獸那樣,一團一團,又濃又稠,帶著沉重的喘息從海里撲來,不等你看出究竟,它便粗暴地把你給遮沒了。這時,海天不見,景色皆無,世界仿佛又回到了混沌之中,耳邊只有依稀的浪濤聲。
很久以前,德國人占領(lǐng)青島期間,他們在海里安放了幾個奇特的裝置,每當海霧彌漫之際,這個裝置就會發(fā)出嗚嗚的吼叫,那聲音不很響亮,也不尖銳,但是沉悶而又悠遠,無論你在海邊什么地方,總覺得那叫聲就在你的身旁,濃濃大霧中,又多了幾分神秘和情趣。青島人管它叫作海牛,只要海霧一起,海牛就會發(fā)出沉悶的低吼,生長在青島海邊的孩子,兒時的夢境里常常有它相伴。其實,它是為船舶導航的一種器械,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衛(wèi)星導航設(shè)備可以把任何船舶引進任何水域。
春天的海霧會持續(xù)很長時間,這段日子既讓人愜意又叫人煩憂,愜意的是景色,踏著濕漉漉的街道,走起路來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煩憂的是潮濕,接連幾天大霧,到處都是潮濕的,路邊墻角會長出青苔,家里的墻壁還會生出霉斑,衣服和被褥總是潮濕著,讓人感到幾分郁悶。因此,每當海霧褪去,燦爛的陽光君臨大地之際,海邊的人就會舒展開眉頭,把家里可以晾曬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搬到陽光下。
青島的春天雨水較少,兩三場雨后,天氣便漸漸地熱起來,這個時候的大海會散發(fā)出一種特殊的氣息,其中微微的有點兒咸味,還隱隱的有些個腥味,那是海水被陽光照射的原因。進入7月以后,就有性急的人穿上泳裝下海游泳了,這時的海水多少有些涼,下海的人不敢暢游,撲通起一片水花之后,便急忙跑上岸來,虛張聲勢地喊幾聲,好像他們是第一批下海游泳的人。沒有多少日子,下海游泳的人就多了起來,游泳的人一多,就等于宣布青島的夏天來臨了。這時的大海立刻換上一副熱情的樣子,甚至,還有那么一點點諂媚。這個時候的青島,漸漸顯露出它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在麗日晴空之下,習習的海風和颯颯的涼意,把夏日的炎熱變成了一種空前的享受。如果你有興致登高一望———碧海藍天、綠樹紅瓦,青島簡直就是一位妖嬈無比的貴婦人。
小的時候,夏天是我們孩子的節(jié)日,整天價像一只水鴨子似的,在海里鉆來鉆去,而且,我們不喜歡在浴場里游泳,那兒人多擁擠,我們喜歡在礁石區(qū)游泳,那里的水清澈見底,如果往腰里拴上一柄魚叉,會碰上一箭雙雕的好事兒,我曾經(jīng)在礁石區(qū)外面叉到一條3斤多重的牙鲆魚。再不然就干脆到棧橋上去,從那兒往海里扎猛子別有一番情趣,有時會把肚皮摔得通紅。
現(xiàn)在的夏天不如以前好玩,每年總是陪著外地來的朋友客人去浴場,游泳差不多成了一種禮儀活動。而且,窗外那片海也不再是寧靜的了,每天早上,去嶗山旅游的,到海上旅游的,全都用電喇叭在那里吆喝,一溜海邊就像農(nóng)貿(mào)市場那樣嘈雜。到了晚上,海邊的夜市又開張了,叫賣聲此起彼落,等到賣小吃的攤販打烊時,順手一掃,一堆垃圾便落入海中。我常想,是不應(yīng)該把那個家伙扔進海里的。
我喜歡的夏天,像一幅水粉彩畫那樣凝固在墻上了。
到了秋天,大海變成一種深綠的顏色,并且散發(fā)出一股誘人的氣味,這種氣味很像成年男人身上的煙草氣味,而且,浪花也不像夏天那樣輕浮,變得凝重有力,濤聲也跟著深沉起來。每當秋季來臨,我總喜歡憑窗望海,這時的海成熟了,而且,仿佛還有了思想,讓你覺得可以和它親近,可以和它攀談。
秋天還是釣魚的絕佳季節(jié),春天的魚秧子已經(jīng)長大,風和日麗的日子,扛一桿漁竿到海邊,當然,最好還要有兩瓶啤酒,那樣就有了錦上添花的意境。如果你找到一個有魚出沒的地方,碰巧又是適合釣魚的潮水,那簡直就是一種收獲的感覺。我窗外那片海里,有一處我兒時的漁場,我們管它叫小島子,其實只不過是一片礁石罷了,到退潮的時候它便裸露出來,像一個舞臺,讓你展示釣魚的才華。后來,修筑西陵峽路大壩的時候,將那一片礁石全部填平,白天是馬路,晚上是夜市,我釣魚的那塊礁石,說不定被一個賣塑料盆的小販坐在屁股底下呢。
深秋時節(jié),湛藍的天空下,大海顯得極其遼闊,碰到初一或十五的大潮汛,一排排涌浪從海里趕來,狂暴地撲向攔海大壩,在風力的慫恿下,海浪在大壩上能撞起鋪天蓋地的水花,觀看大潮的人,常常被這些突如其來的浪花打得渾身透濕。有一次,浪花竟然打進一輛正在行駛的公共汽車里。
冬季到了,凜冽的寒風掃過海面,海邊沒有游客,沒有夜市,沒有使人心煩的噪音,季節(jié)使得海邊寧靜下來,久違的濤聲從窗外傳來,探頭一看,大海的顏色又變了,在一片鉛灰的冷色中,大海顯得雄渾、莊嚴、孤傲、冷峻。這時的大海,已經(jīng)是一位偉大的思想者了。
于是,穿上衣服,到海邊去,去和那位思想者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