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山東丨青島紅島東大洋碼頭建設提速 膠州灣陸海聯(lián)動旅游新格局加速成型
【青島新聞網原創(chuàng)】
(記者 宋波鴻)
近日,青島膠州灣北岸傳來喜訊:繼7月紅島東大洋碼頭躉船布設項目正式開工,標志著青島海上旅游邁入關鍵建設階段后。10月13日,隨著躉船布設項目開展交工質量核驗,膠州灣北岸的紅島東大洋碼頭項目成功踢出交工驗收前的“臨門一腳”,全面投產運營正式進入倒計時。

這座承載著膠州灣陸海聯(lián)動夢想的碼頭,不僅是青島整合優(yōu)質旅游資源的重要落子,更將成為“海上新山東”戰(zhàn)略推進中,激活區(qū)域海洋旅游能級的核心引擎。
填補北岸空白 構建海上交通新樞紐
長期以來,“缺乏旅游船舶專業(yè)停靠點”是制約膠州灣北岸旅游發(fā)展的核心痛點,導致北岸與東岸老城區(qū)的海上交通始終處于“斷聯(lián)”狀態(tài),大量文旅資源難以形成聯(lián)動效應。紅島東大洋碼頭的建設,正是針對這一痛點的精準施策。
根據規(guī)劃,項目將在紅島東大洋碼頭北側布設一座長45米、寬9米的躉船,通過25米鋼引橋與碼頭主體無縫銜接,建成后可提供2個35米客船泊位,完全滿足主流旅游客船的??啃枨蟆_@一設計不僅能徹底終結“膠州灣北岸無直達旅游碼頭”的歷史,更將打通紅島至老城區(qū)的海上交通航線,讓游客無需繞行陸路,即可直達棧橋、奧帆中心等核心景點,為區(qū)域旅游交通格局帶來根本性改變。
從數據層面看,該碼頭的投用將直接帶來可觀的市場增量——據預測,建成后年游客相當可觀,既能分流八大峽、青島灣等核心碼頭的客流壓力,又能為紅島區(qū)域帶來旅游消費新增量,助力北岸文旅經濟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
串珠成鏈 打造陸海聯(lián)動新體驗
紅島東大洋碼頭的價值,不僅在于“補空白”,更在于“強聯(lián)動”。隨著該碼頭的加入,青島已成功整合八大峽中苑碼頭、青島灣(二中灣)旅游碼頭等9個優(yōu)質碼頭資源,形成覆蓋膠州灣多區(qū)域的碼頭集群,并在此基礎上開通15條“海上看青島”精品航線,構建起“一程多站、陸海直聯(lián)”的旅游新生態(tài)。
未來,紅島東大洋碼頭將深度融入這一航線網絡,推動海上旅游從“單點觀光”向“全域體驗”升級。一方面,游客可從紅島出發(fā),沿途飽覽膠州灣跨海大橋的壯闊、浮山灣夜景的璀璨,直達老城區(qū)核心景點,實現(xiàn)“一船游遍灣”;另一方面,碼頭還將聯(lián)動周邊青島科技館、青島方特夢幻王國等知名文旅資源,打造集科普教育、主題娛樂、濱海休閑于一體的復合型旅游線路。
這種“乘船游灣、登岸體驗”的模式,將徹底打破膠州灣陸海旅游的壁壘,讓分散的景點變?yōu)椤翱纱?lián)、可體驗”的旅游產品,為游客帶來全新的出行選擇,也為青島海上旅游產業(yè)開辟了新的增長空間。
乘勢而上 助力海洋經濟新躍升
紅島東大洋碼頭的建設,并非孤立的工程,而是青島海上旅游蓬勃發(fā)展的“順勢而為”。近年來,青島以旅游品質提升三年攻堅行動為抓手,持續(xù)豐富海上旅游業(yè)態(tài),從早期的奧帆中心至海底世界“明星航線”,到后來的青島灣棧橋“海上巴士”,再到如今火爆的膠州灣環(huán)游輪渡、夜游浮山灣潮齊音樂會,以及單體運動帆船、極速兜風快艇等個性化產品,“海上看青島”已從單一航線發(fā)展為覆蓋不同客群需求的產品矩陣,現(xiàn)象級“爆款”層出不窮。

亮眼的數據更印證了市場的旺盛需求:截至2025年7月27日,青島海洋旅游聯(lián)合運營體年度游客接待量突破200萬人次,較2024年提前39天達成,同比增幅高達107.8%;其中,民營航商接待量占比達35%,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這一成績不僅奠定了青島海上旅游的領先地位,更為紅島東大洋碼頭的投用提供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隨著建成日期臨近,紅島東大洋碼頭正加速從規(guī)劃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它將不僅是一座物理意義上的碼頭,更是青島國際航運中心旅游服務功能的重要補充,是膠州灣北岸與東岸旅游一體化發(fā)展的“連接紐帶”。在這座碼頭的助力下,膠州灣將真正實現(xiàn)“陸海聯(lián)動、全域發(fā)展”,青島海洋旅游也將邁向更高質量的發(fā)展階段,為山東海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