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wǎng)6月1日訊 5月31日下午,青島幼師多功能廳里琴瑟齊鳴,歌聲悠揚,第二屆“音符作舟?樂海暢游”視唱音樂會成功舉辦,給歡快的六一帶來了一場音樂的盛宴。本場音樂會作為我校落實“十個一”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集中體現(xiàn)了我校視唱練耳課堂教學的成果,反映了我校藝術教育的高水準。
本場音樂會以視唱課堂的教學模式為主線,從基本練習、節(jié)奏練習和樂曲練習三個部分入手,采用了合唱、齊唱、輪唱、彈唱、表演唱等多種演唱方式,融入了柯爾文手勢、阿卡貝拉等新穎的表現(xiàn)形式,包含了練習曲、兒歌、學堂樂歌、流行歌曲等多種體裁。
演出以炫酷的電子音樂開場,來自2016級4班的王碩同學通過軟件將音樂重新制作,通過控制電子和聲器,現(xiàn)場加入和聲鼓點,瞬間點燃了現(xiàn)場氣氛,拉開音樂會序幕。由孫兆京老師指揮的柯爾文手勢視唱曲,令人耳目一新。作為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柯爾文手勢借助七種不同手勢代表七個不同的唱名,同學們?nèi)谌雱幼骶幣诺男问?,將樂和舞的樂趣充分展現(xiàn)出來。由2017級大專學生帶來的打擊樂活動展示《鈴兒響叮當》,利用雙響筒、碰鈴、鈴鼓等六種打擊樂器,通過胡瑾老師的創(chuàng)意編配,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校打擊樂隊在王耀北老師的指導下,用《翻滾吧,節(jié)奏》盡顯節(jié)奏的力度之美。本次演出還得到了我校古箏隊和阿卡貝拉樂團的大力支持,他們分別表演了古箏彈唱《希望》和無伴奏合唱《稻香》。學堂樂歌,是指清末民初我國新式學堂開設的樂歌課及教唱的歌曲。作為今天學校歌曲的前身,這種新型歌唱形式,標志著中國近代音樂文化的歷史性轉折。同學們通過對《賞花》、《中國男兒》、《夕會歌》、《竹馬》、《春游》5首學堂樂歌不同形式的演繹,為這些耳熟能詳、充滿正能量的歌曲注入了新時代的活力與氣息。音樂會在一曲《送別》的歌聲中緩緩落下帷幕,隨著欒雅琦、孫兆京、王耀北三位指導老師的上臺謝幕,臺下觀眾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
視唱音樂會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幼師藝術教育的專業(yè)水準,幼師學子的才藝有了充分展示的舞臺,這場音樂會也得到現(xiàn)場觀看的學校領導、媒體、家長的高度贊賞和認可。演出最后,藝術教研室李愛娟主任高度肯定了音樂會的成果,并表示對下一屆音樂會充滿期待。
演出結束后,學校領導上臺與指導老師和演出學生親切合影。本屆音樂會秉承學校“處處有平臺,處處是舞臺”的指導思想,讓每位同學“人盡其才”,能夠通過多種表現(xiàn)形式,找到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兒童節(jié)之際,愿同學們回歸初心,永葆赤子之心,在音樂的世界里盡情放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