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久久久久综合网|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一区欧美二区成人动漫|久久久亚洲香蕉夜夜夜

      <p id="mojyt"></p>
    • 輿情頻道 > 正文

      社會組織被列失信名單啥后果

      2018-06-01 21:15
      分享到:

      青島新聞網6月1日訊 近日,歐美同學基金會因在開展募捐、接受捐贈以及使用財產等活動中存在不符合章程規(guī)定的宗旨和業(yè)務范圍的情形,被民政部作出停止活動三個月的行政處罰。同時,依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自行政處罰生效之日起,民政部將該基金會列入社會組織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截止目前,全國性社會組織層面已經有三家被列入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還包括海倉慈善基金會,中國扇子藝術學會。

      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領域出臺了制度性規(guī)范

      2018年1月24日,民政部正式頒布部門規(guī)章《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主要規(guī)定了民政部門對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的管理,包括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其中根據失信行為的程度后果,將社會組織相應列入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這是民政部門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方式的新舉措,通過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加大了社會組織違法成本和對其懲處力度,倒逼社會組織加強誠信自律建設,從源頭上防范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發(fā)生。前述三家全國性社會組織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都是根據這個辦法作出的。

      社會組織什么情況下會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根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社會組織在以下情形下會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一)被列入異常名錄滿兩年的 (二)弄虛作假辦理變更登記,被撤銷變更登記的 (三)受到限期停止活動行政處罰的 (四)受到5萬元以上罰款處罰的 (五)三年內兩次以上受到警告或者不滿5萬元罰款處罰的 (六)被司法機關納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的 (七)被登記管理機關作出吊銷登記證書、撤銷成(設)立登記決定的 (八)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列入的其他情形。

      社會組織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會造成什么后果?

      守信處處受益,失信步步難行。作為社會組織從業(yè)人員,我覺得社會組織一旦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其后果甚至比遭受具體的行政處罰更大。如果社會組織被列入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將會造成什么后果呢?根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以及相關的政策規(guī)定,歸納來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不能享受守信社會組織的各項激勵措施。

      根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第二十三條的規(guī)定,信用良好的社會組織可以享受到激勵政策。與之相反,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社會組織,則不能享受各種激勵措施,具體包括不能承接政府授權和委托事項、不能獲得政府購買服務項目、不能獲得資金資助和政策扶持、不被獲得相關表彰和獎勵,以及其他各項激勵措施等。對于慈善組織而言,根據2018年2月11日40個部委聯(lián)合簽署的《關于對慈善捐贈領域相關主體實施守信聯(lián)合激勵和失信聯(lián)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規(guī)定,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不能享受26項來自相關政府部門的優(yōu)惠和便利。

      第二,社會組織及其負責人被納入重點監(jiān)管對象。

      根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社會組織可能被納入重點監(jiān)管對象,受到民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重點關注。重點監(jiān)管不僅僅針對社會組織本身,也包括社會組織的負責人。根據《關于對慈善捐贈領域相關主體實施守信聯(lián)合激勵和失信聯(lián)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相關規(guī)定,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慈善組織負責人,登記管理機關對其今后申請新的慈善組織、參與慈善活動重點關注。

      第三,受到各項懲戒措施的懲處。

      根據《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社會組織,除了會造成前述不良后果外,還可能會被取消或者降低評估等級、受到已簽署聯(lián)合懲戒備忘錄規(guī)定的各項懲戒。尤其是根據2018年2月7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fā)布的《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guī)定,社會組織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取消非營利組織免稅優(yōu)惠資格被取消免稅優(yōu)惠資格的非營利組織,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未依法納稅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自其存在取消免稅優(yōu)惠資格情形的當年起予以追繳。國務院2016年5月印發(fā)了《關于建立守信聯(lián)合激勵和失信聯(lián)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這是我國第一部關于信用聯(lián)合獎懲的規(guī)范性文件。其中明確指出,要構建政府、社會共同參與的跨地區(qū)、跨部門、跨領域的守信聯(lián)合激勵和失信聯(lián)合懲戒機制,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近兩年,中央相關部委密集出臺了相關的聯(lián)合激勵和聯(lián)合懲戒的備忘錄,為開展信用激勵和信用約束的實踐提供了重要的根據。據統(tǒng)計,截至目前,國家層面發(fā)布了10個聯(lián)合懲戒備忘錄和3個聯(lián)合激勵備忘錄,各省市也陸續(xù)出臺了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辦法,各種懲戒規(guī)定將越來越完善。

      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局面正在形成

      誠信是一個機構生存發(fā)展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7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既要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tǒng),又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隨著社會組織法律制度的完善,相關法律政策的實施,社會組織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局面即將形成。

      作為社會組織的負責人,尤其要深刻明白,應當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樣去珍惜機構的信譽,在內部治理、接受捐贈、慈善募捐、開展項目、對外合作等方面嚴格依法依規(guī)、誠信自律,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服務于國家,服務于社會,服務于行業(yè),服務于群眾,也才能打造出誠信可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機構品牌。

      轉自“中國社會組織動態(tài)”政務微信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