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急的魏雙恒帶著孩子到鄭大一附院做檢查,得到的結果是醫(yī)院無法出診斷證明。
無奈之下,魏雙恒帶著孩子找到中原區(qū)教體局。工作人員出具了一份《2012年中原區(qū)小學招生工作意見》,其中有條文規(guī)定“學齡兒童智力經市級以上醫(yī)療機構測試,智商在45到79之間,原則上到中原區(qū)育智學校就讀”,并告訴他們,“校長讓孩子去育智學校,家長不同意可以到市級以上醫(yī)院進行測試?!?/p>
在魏雙
這讓奔波多天的魏雙恒百感交集:“一個農村的孩子,沒咋上過幼兒園,能做出這些題,智商怎么可能有問題?這不會是學校故意刁難人吧?”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魏雙恒孩子上學遭遇的難題并非孤例。盡管國家嚴格規(guī)定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舉行或變相舉辦與入學掛鉤的選拔考試或測試,但在河南鄭州,隨著越來越多農民工子女選擇在城市就讀,孩子入學時都要經過學校老師的“面試”。
對此,鄭州一些教育界人士解釋說,現(xiàn)在學校一般會做個簡單的測試,只有極少數申請入學的兒童可能會因反應能力出現(xiàn)問題。學校此舉主要是想遴選出的確存在智力問題的孩子,引導他們通過育智教育,塑造成人。
然而,這卻遭遇到許多人的質疑,一些農民工向記者反映說,部分學校用幾個簡單問題就對自己孩子的智商進行判定,對農村來的孩子“很不公平”,也不負責任。許多網友認為,農村孩子很多沒接受過學前教育,不可能和城市孩子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而且剛到城市讀書,對環(huán)境、人員非常陌生,采取簡單的方法把孩子一棒子“打死”,會給孩子和家長造成很大的傷害。“學校對待打工子弟應該多一些耐心和愛心?!?/p>
據記者了解,有的城市比如南京,已經出臺政策規(guī)定小學生入學嚴禁測智商。而在發(fā)達國家,智商的測定是極其嚴格的,測評人員說話的方式、速度、聲調、面部表情等都可能對被測試的孩子產生影響,而孩子當時的生理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都直接影響到測試結果。國內少有機構和個人能達到如此過硬的指標。因此有人建議,如果孩子沒有明顯的超常、弱智或心理問題,最好不給孩子測智商。
面對質疑,中原區(qū)教體局的工作人員當場給建設路三小的校長打電話,要求他們接收航航入學。9月4日下午,在經歷過一番波折之后,魏雙恒終于如愿將航航送進了鄭州建設路三小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