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黑龍江省方正縣中日友好園林內的日本人公墓。
近日,一則關于“黑龍江方正縣為吸引日商投資花了70萬為侵華日軍逝者立碑”的微博引起網民高度關注。8月2日,方正縣常務副縣長洪振國針對網民關注的熱點,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據洪振國介紹,方正縣內有一處日本人公墓,后來又在其相鄰處由方正日本遺孤建了一處中國養(yǎng)父母公墓。在兩處公墓基礎上,形成了現在的中日友好園林。
今年方正同時為兩處公墓設立了名錄墻,分別稱為“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和“中國養(yǎng)父母逝者名錄”。名錄墻的序言說明了設立名錄墻的背景和初衷。
“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序言說:
“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日本開拓團民15000余人集結方正,欲取道回國。因饑寒流疾,有5000余人歿于荒郊野外,簡而掩埋。其間歷經近二十年,方正人民不忍其尸骨散落于荒野,遂以仁善之心將其集整。1963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準建設‘方正地區(qū)日本人公墓’,將尸骨埋于墓中。1984年,‘麻山地區(qū)日本人公墓’遷移至此。墓中亡者多無姓名,經各方努力,搜集部分,故今將墓中亡者姓名刻錄,一為告之日本后人,其先人長眠于此,勿以忘之;二為展示人類至善大愛乃人性之根本;三為前事不忘,后世之師,反思戰(zhàn)爭之危害,昭示和平之可貴。故立此名錄,以警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