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華社4月13日電 浙江大學近日設立教學最高崗位“求是特聘教學崗”。6位長期從事本科基礎教學的高水平教師成為首批受聘者,他們將享受與國家“長江學者”一樣的待遇,年津貼20萬元。此舉力圖改變重科研輕教學、重論文輕授課的考核方式。
為扭轉“上課成副業(yè)”的局面,浙江大學推出一系列“教學新政”。其核心是加大教學在職稱評聘、崗位聘任與津貼發(fā)放、評獎評優(yōu)中的權重,力求改變以科研業(yè)績主導的考核,建立“教學優(yōu)先”的激勵約束機制。
在首批6位“求是特聘教學崗”受聘者中,國家級教學名師即占5席。這些教師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擔任本科教學任務,堅持講授基礎課程,并獲得學生好評。
“應聘后,他們教學工作量飽滿,同時須承擔一定的教學改革項目,負責建設教學團隊等。我們會跟蹤考核,一旦未達要求,4年聘期滿后即解聘?!闭憬髮W人事處副處長朱曉蕓說。
對“求是特聘教學崗”,浙大專門設立“教學崗”評審委員會,采取海內(nèi)外公開招聘。由于條件較為嚴格,前來應聘者不到10位。
年過六十的國家級教學名師楊啟帆是受聘者之一,“培養(yǎng)學生,對我來說更有意義?!彼f。在浙大任教40年,他一直在三尺講臺上盡著一個老師的天職,為本科生上數(shù)學建模等課程,并指導學生參加數(shù)學建模競賽,每年教學量達幾百課時。
浙江大學把教學的投入度作為教授職稱晉升和薪酬發(fā)放的重要考核指標。今后副教授晉升教授時,如果教學工作量不達標或教學效果差將被“一票否決”;教授基礎津貼的50%與教學量掛鉤,若不達標,津貼不予發(f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