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久久久久综合网|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一区欧美二区成人动漫|久久久亚洲香蕉夜夜夜

      <p id="mojyt"></p>
    •     更多網(wǎng)上媒體 新聞中心> 國內國際 > 正文

      我國出現(xiàn)南凍北旱極端天氣 北京可能冬天無雪

      1
      青島新聞網(wǎng) 2011-01-28 18:06:28 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 現(xiàn)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兔年冷春謎團

        2011,辛卯,兔年。

        非正常的天氣狀況陪伴人們度過新春——

        南方:持續(xù)低溫,雨雪霏霏;

        華北:大旱,在作為我國第二大小麥主產(chǎn)區(qū)的山東,干旱程度更是達到了60年一遇標準;北京則至今未見下雪,60年來初雪最晚的記錄有望被打破;

        東北:嚴重低溫,特別是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的一些地方,最低氣溫一度降至零下47.4℃……

        按照氣象專家的判斷,包括暴雪、暴雨、大旱、熱浪天氣和熱帶風暴在內的極端天氣事件在全球范圍已變得更為普遍,而我國也正經(jīng)歷著“旱凍”迎兔春的極端天氣。

        兔年冷春謎團

        2010年下半年,一個有關“千年極寒”的說法成了氣象專家們嘲笑的對象。而這一次,原本“科學”的辟謠則成了被嘲弄的對象。

        編者按

        2011,辛卯,兔年。

        非正常的天氣狀況陪伴人們度過新春---

        南方:持續(xù)低溫,雨雪霏霏;

        華北:大旱,在作為中國第二大小麥主產(chǎn)區(qū)的山東,干旱程度更是達到了

        60年一遇標準;北京則至今未見下雪,60年來初雪最晚的紀錄有可能被打破;

        東北:嚴重低溫,特別是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的一些地方,最低氣溫一度

        降至零下47.4℃??

        按照氣象專家的判斷,包括暴雪、暴雨、大旱、熱浪天氣和熱帶風暴在內的極端天氣事件在全球范圍已變得更為普遍,而中國也正經(jīng)歷著“旱凍”迎兔春的極端天氣。

        從“千年極寒”到“兔年冷春”

        在更多氣象學家謹慎著不愿對2010年冬天的氣候下定論時,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布和朝魯肯定地對本刊記者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這個冬天是冷冬?!?/p>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曉、米艾尼 | 北京報道

        大雪、凍雨、干旱、洪水;又是大雪,又是凍雨,又是干旱??

        剛剛告別氣候災難頻發(fā)的2010年,2011年初的“南凍北旱”又讓人們對即將到來的“2012”充滿“疑慮”,甚至有人在網(wǎng)上兜售起“2012世界末日諾亞方舟”虛擬船票,“買者”甚眾。

        在更多氣象學家謹慎著不愿對2010年冬天的氣候下定論時,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布和朝魯肯定地對本刊記者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這個冬天是冷冬?!?/p>

        “判斷冷暖冬的標準,是把這一年冬季的全國平均溫度和往年比,超過一個標準差屬于比較強的冷冬,超過半個,屬于中等強度的冷冬。這個數(shù)字我們算了一下,還是偏冷的,但不會偏離很多?!辈己统斦f。

        布和朝魯用“罕見”來形容2010年冬天的氣候?!霸跇O渦(編者注:指繞南極或北極的高空氣旋性大型環(huán)流)活動異常的情況下,又趕上了‘拉尼娜現(xiàn)象’,導致我國在2010年12月末就出現(xiàn)了大范圍降溫,一直持續(xù)至今?!?/p>

        原本“科學”的說法成了嘲弄對象

        2010年下半年,一個有關“千年極寒”的說法成了嘲笑的對象。

        這一說法最先出現(xiàn)在2010年9月16日“國際在線”一則題為《氣象學家稱歐洲將迎來千年一遇的嚴冬》的報道中,該報道援引俄羅斯Regmum新聞網(wǎng)的消息稱,“根據(jù)波蘭氣象學家掌握的數(shù)據(jù),溫暖的墨西哥灣流正在變弱,歐洲將迎來100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0天后的《揚子晚報》上,也出現(xiàn)了另一篇題為《北半球拉響極端寒冬警報中國或難以幸免》的報道,將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亞洲地區(qū)也劃入了“千年極寒”將要襲擊的范圍。

        此言立即引起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很快,取暖物資銷量猛增,股市也受到影響:2010年國慶節(jié)后的兩個交易日中,煤炭股表現(xiàn)火爆,Wind資訊統(tǒng)計顯示,按流通市值加權平均計算,煤炭開采板塊在那兩個交易日的漲幅達16.75%。

        接著就有國內的氣象學家站出來辟謠,認為“千年極寒”的說法“不是嚴謹?shù)膶W術用語”。

        “‘千年極寒’的問題,我們已經(jīng)基本不討論了。”北京市氣象局氣候分析與預測科科長陳大剛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原中國氣象局局長溫克剛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則明確表示,這一說法并不科學,因為“目前全球測溫度的記錄歷史無法追溯到千年之久?!?/p>

        盡管如此,“千年極寒”這一略帶神話色彩的概念仍在網(wǎng)絡上持續(xù)走紅。入冬以來,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持續(xù)降溫,公眾更是對此前專家的駁斥意見產(chǎn)生疑慮。這一次,原本“科學”的辟謠則成了被嘲弄的對象。

        專家:2010年是本世紀以來我國氣候最異常的一年

        盡管認為“千年極寒”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jù),但在中國天氣網(wǎng)首席氣象專家、原中央氣象臺臺長李小泉看來,2010年至今,“應該說極端天氣事件發(fā)生還是比較頻繁的。”

        “首先,我們要明確‘極端天氣’的概念。極端指嚴重偏離正常情況。一般來說,一年里偏離正常的情況是常有的,而嚴重偏離正常的情況是少有的?!崩钚∪榻B說。

        2011年1月12日,中國氣象局公布的《2010年中國氣候公報》(以下簡稱“《公報》”)佐證了李小泉的說法?!豆珗蟆凤@示,2010年我國極端高溫和強降水事件發(fā)生之頻繁、強度之強、范圍之廣歷史罕見,“是本世紀以來我國氣候最異常的一年?!?/p>

        《公報》指出,2010年我國氣候非常異常,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7℃,是1961年以來第十個最暖年,也是第十四個連續(xù)氣溫偏高年,全年降水偏多,季節(jié)和區(qū)域分布不均,旱澇災害交替發(fā)生,西南地區(qū)特大干旱,暴雨頻襲華南江南,海南遭遇罕見降水,強降水引發(fā)舟曲泥石流。

        此外,我國2010年氣候災害造成的損失為本世紀以來之最,超過5000億元,因災死亡4800多人,直接經(jīng)濟損失和死亡人數(shù)均為近10年來最多。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介紹,中國氣象局去年共啟動應急響應31次,累計應急時間208天,這意味著,中國氣象局處于應急響應狀態(tài)的時間占全年總天數(shù)的57%。

        氣候組織大中華區(qū)政策研究總監(jiān)喻捷經(jīng)歷過布宜諾斯艾利斯、內羅畢、哥本哈根等相關國際氣候談判,在接受《望東方周刊》采訪時,她表示,2010年我國氣候非正常性表現(xiàn)比較突出,這也給中長期氣候預測和對農作物的病害預防增加了難度。

        “今年冬天氣候是否極端還不好說,但南方的冰雹和北京的無雪,應該算是極端?!庇鹘菡f。

        “拉尼娜現(xiàn)象”對中國影響嚴重

        氣象專家李小泉介紹,入冬以來,我國天氣情況大致有幾個現(xiàn)象:首先是東北嚴重低溫,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qū)的溫度一度達到零下47攝氏度?!斑^去我國北方地區(qū)不是沒出現(xiàn)過這樣極端的低溫,但一般是30~50年出現(xiàn)一兩次。而今年北方,除內蒙古之外,新疆北部的伊犁地區(qū)也出現(xiàn)極端低溫天氣。”

        另一重要的天氣情況,是從2011年1月以來南方的凍雨。2011年1月,貴州、湖南西部發(fā)生大規(guī)模凍雨。雖然凍雨在南方一些地區(qū)幾乎年年發(fā)生,但范圍和強度不同。李小泉分析認為,今年的凍雨和2008年相比,強度小得多,但持續(xù)時間較長,尤其是在云貴地區(qū)。“這樣長時間的凍雨在歷史上出現(xiàn)過兩三次,所幸今年凍雨是階段性出現(xiàn),沒有一下子持續(xù)一兩個月?!?/p>

        “出現(xiàn)這樣的氣候,和極渦活動異常有很大關系?!敝袊茖W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布和朝魯向本刊記者解釋,這種異常導致冷空氣在中高緯度地區(qū)活動,2010年12月初出現(xiàn)在歐洲和北美,到了12月末,移到亞洲地區(qū),由此導致2011年1月初至今一直大范圍持續(xù)低溫。

        此外,布和朝魯認為,“拉尼娜”的到來更是給原本異常的氣候雪上加霜。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xù)異常偏冷的現(xiàn)象。由于它與厄爾尼諾現(xiàn)象正相反,為了對應“圣嬰”厄爾尼諾,學界便給它起了“拉尼娜”這個名字,意為“小女孩”(圣女嬰)。近60年來,全球共發(fā)生10余次“拉尼娜事件”,且一般出現(xiàn)在厄爾尼諾事件之后,其維持時間長短不一,有的甚至長達3年之久。

        “‘拉尼娜’主要影響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北美位于太平洋下游,上游是我國東南地區(qū)。”布和朝魯介紹說,由于“拉尼娜”的原因,從北太平洋有一個高壓活動移過來,從2010年12月末開始,把高緯度極地的冷空氣源源不斷且非常穩(wěn)定地送到東亞地區(qū)來。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和中國是受“拉尼娜”影響最強烈的地區(qū)。

        “如果不是受‘拉尼娜’影響,這次的低溫天氣不會持續(xù)這么長時間?!辈己统斀榻B說。

        冷冬還只是全球變暖的插曲嗎

        早在2009年冬天,“全球變暖”的說法就遭到過質疑。彼時,英國人經(jīng)歷了一場近30年來最長時間的寒流,波蘭死于嚴寒的人數(shù)超過了120人,美國東北部部分地區(qū)降雪量創(chuàng)下單次風暴降雪40年最高。

        美國某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曾經(jīng)帶著一副全然不屑表情戲謔道:“全球變暖?孩子們不明白為何大雪從天而降!”

        英國哈德利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出爐的研究報告也顯示,從1999年至2008年,全球平均氣溫僅增加了0.07攝氏度,實際氣候變化接近于零。

        但更多的專家仍然堅信有關“全球變暖”的判斷。布和朝魯解釋說,全球變暖是指溫度上升這一趨勢,“比如以50年或100年計,整個溫度是呈上升趨勢的,但不排除中間某幾年有小的波動,這種波動相當于整個樂曲中的一個小插曲。”

        喻捷也認為,全球變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拉尼娜’和‘厄爾尼諾’可能導致全球氣溫或寒或暖,它是像心電圖一樣有高有低,但整個趨勢還是往高里走的?!?/p>

        2007年,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指出,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已經(jīng)變得更普遍,包括暴雪、暴雨、大旱、熱浪天氣和熱帶風暴。在個別地區(qū),特定種類極端天氣的增加被歸因于全球變暖,比如澳大利亞的極度干旱、北半球平均降水和極端高溫的增加。布和朝魯表示,低溫天氣是否全球變暖引起的,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判斷依據(jù)。

        相比較對“全球變暖”這一趨勢的篤信,短期氣候預測在氣象學家們看來似乎充滿了未知數(shù)。布和朝魯告訴本刊記者,目前的技術可以讓氣象部門準確預測出一星期內的氣候,但兩周到一個月期間的氣候預測則十分困難,這也是一個國際性的難題,而一個月到一個季度的氣候則有一定可預報性。

        對于2011年全年乃至2012年的氣候,氣象學家們至今無法給出明確說法?!懊磕甓┐撼酰瑲庀蟛块T會對夏季汛情和可能發(fā)生的氣候災害做出預報,國際慣例也是如此。報告沒有做出來之前,我們還無法預計?!辈己统斦f。


      相關閱讀
      手機看新聞 | 查看所有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fā)表 新用戶注冊

      上一篇:昆明現(xiàn)最牛蝸居 一套三居室擠進42張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