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特別是青島市的很多網(wǎng)站上赫然掛出一條醒目的帖子:“國內(nèi)第一個不捐款而被辭退的人竟然在青島?!绷硗?,據(jù)讀者報料,青島很多網(wǎng)站上竟流傳著“四川出了個范跑跑,青島出了個趙光光”。
????記者對“不捐款”的“趙光光”以及辭退他的學校進行了深入調(diào)查,更強烈地感受到在這次地震捐助活動中,社會表現(xiàn)出來的法制與道德的激烈交鋒。
????趙副校長未捐款被中豪學校高調(diào)辭退
????6月2日
,青島中豪外國語學校內(nèi)辦公樓墻上貼著一張決定書,內(nèi)容為趙坤明副校長在學校組織為汶川地震災區(qū)捐款時,明確表示沒有錢,拒絕捐款,在學校引起了很壞的影響,“學校校委會經(jīng)過綜合考慮,一致決定,正式辭退趙副校長”。落款處赫然蓋著學校的公章。
????接著,在“青島新聞網(wǎng)”的“青青島社區(qū)”里,樓主“花情物語”把這份決定書給掛了出來,題目是:“國內(nèi)第一個因不捐款被辭退的人竟然在青島”。直指青島中豪學校的趙坤明副校長。
????記者采訪了青島中豪外國語學校負責人馬君校長。馬校長稱學校的工作人員共有20多人,捐款總額5000多元,而在全體員工中,只有該校的副校長趙某一人拒絕捐款?!斑@樣做影響太壞了。”馬校長表示。
????記者了解到,趙副校長是去年10月份才到青島中豪外國語學校工作的,從校長到同事都覺得他“很有才,能力比較強”。馬校長說:“我和全體教師都覺得此人有才無德,沒有愛心和責任感,不能勝任學校工作,學校校委會經(jīng)過綜合考評,對趙坤明作出了辭退的決定。”
????趙副校長“我愿意以個人名義捐款”
????“我早已不是學校的員工了,何必在學校捐款?”趙坤明向記者訴苦,因為看不起馬校長的為人,他近一個月來屢次找馬校長辭職,但都沒得到允許。“無奈,我就從6月初馬校長出國時干脆不到學校了。”
????“我從到中豪上班那天起,就沒有跟校方簽過正式的勞動合同,學校也沒給我繳"三險一金",談不上是學校的員工,更何況捐款?”趙坤明強調(diào),自己早在青島和淄博捐了1200元。
????趙坤明表示,之所以不參與學校捐款,是因為對校長的很多做法不認同?!暗卣饎偘l(fā)生我就發(fā)動校長助理自發(fā)捐款,但是,被以忙碌為由拒絕了。后來,所有人都捐款時,學校才組織。”趙坤明說:“我愿意以個人名義捐款。”
????據(jù)趙坤明透露,他將找勞動部門和法律部門,挽回自己的勞動保險損失費和精神損失費。
????抗震捐款的不能承受之重
????其實,辭退員工、員工維權(quán)是企事業(yè)單位經(jīng)常碰到的事情,但本事件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豪學校假借捐款無德為由辭退員工,而員工認為”捐款自愿,不能強制“,矛盾由此產(chǎn)生、法制與道德的激烈交鋒由此產(chǎn)生。
????豈止是中豪的馬校長和趙坤明,全國那么多的黨政部門乃至企事業(yè)單位以及這些單位的員工,甚至姚明、劉德華、吳小莉、韓寒等文體明星,還有王石等企業(yè)富豪的捐助不也遭遇了一些是非恩怨的評論嗎?
????地震災害讓人沉重,捐助過程中的一些不和諧音符同樣令人沉重:
????沉重之一:有些單位甚至城市把捐款當成了單位、城市之間財力、慈善度、知名度的競爭,很多單位、城市都在私下里較勁。有些企業(yè)把捐款當成樹形象、做品牌、擴大知名度的良機,使捐款成了作秀。
????沉重之二:有些單位,特別是商家,在捐款榜上標注“某某集團捐款多少多少”,其實,有很多是員工捐助的,造成了“花了員工的錢,揚了企業(yè)的名”。甚至有些單位實行強制捐款,反正三百五百的,國難當頭,誰好意思不按照單位的要求捐助?
????沉重之三:地震襲來,各地捐款成風,政府捐、企業(yè)捐是正常的,很多民間協(xié)會也趕緊給會員打電話、發(fā)郵件通知捐款,到底這些款項有沒有進行監(jiān)管和審計?是否到了災民手里?
????沉重之四:一些名人名企不管捐多捐少都在網(wǎng)上被網(wǎng)民炒得沸沸揚揚,口水鋪天蓋地淹向他們,形成了一個不受約束的“評判”。
????捐款監(jiān)管急需重視
????各地政府、紅十字會、慈善協(xié)會等的捐助很顯然受到嚴格監(jiān)管,但對于民間尤其是各類協(xié)會、企業(yè)的捐助特別是群眾、職工捐助,政府將如何實行監(jiān)管?這些都需要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加以確定,以利于國家從容應對各類自然災害,協(xié)調(diào)各方關系,促進社會和諧。對捐款的監(jiān)管急需受到重視。
????當然,捐助行為更多的是一種道德行為,多少為度?對于一個乞丐,可能他捐助的105元是他的全部積蓄,對于一個富豪,可能捐助一千萬元只是他財富的幾百分之一。
????關鍵時刻,我們要做的就是為災區(qū)做實事,而不是借機互相攻擊謾罵。
????不因捐多而揚名,不因捐少而自羞。處理好捐助的法制與道德關系才是最重要的。
????張慶申 孫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