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眼前空蕩蕩的收購站,胡奕發(fā)一臉無奈。從這個月月初開始,他關閉收購站大門,停止了廢品收購業(yè)務。一年來,他放棄了求職機會,和兩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把全部心血都投在了廢品收購上。然而僅僅半年時間,他們的生意就陷入低谷,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
三個大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實踐
雖然失敗了
卻得到了一份寶貴的人生經驗
去年畢業(yè)離校時,浙江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畢業(yè)生胡奕發(fā)和室友忙著整理個人物品,舊書刊舊報紙堆了一大堆。等他們裝好箱來到寢室樓下準備把這些廢書報賣掉時,原本等在那里的師傅已經走開了。這件事觸發(fā)了胡奕發(fā)的靈感。他想,碰到這種情況的人一定不在少數,既然大家都有這方面需求,何不組織人專門收集廢品呢?幾天后,他在網上碰到正在計量學院讀大三的老同學陳東。想法一講,兩人一拍即合。陳東把當時正在籌劃的個人網站改造成一個專做廢品回收的電子平臺。要賣廢品的人在網站上輸入相關信息,他們再把這些信息轉到廢品回收站,客戶就可以足不出戶地等著上門收購,輕松便捷。沒有前期宣傳,也沒有完善的后期配備,去年年底,定名為“浙江廢料車網”的網站低調開通。不久,浙江萬向職業(yè)學院三年級學生朱彤彤也加入進來。三個人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實踐。
血本無歸遇到很多現實問題
網站一面世,三個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網站推廣上。沒有吸引投資,他們只能采用小成本宣傳方式,校園內張貼、街頭散發(fā)傳單等。但收效甚微,網站的知名度沒有打響,平均日訪問次數還不超過兩位數。朱彤彤說:“我們還走錯了一步,沒和學校接洽廢品收購業(yè)務,沒有得到承包權。如果得到了承包權,生意就不用愁了!背司W站缺少投資等內部因素,社會對于賣廢品網絡的接受程度也沒有納入考慮中。為此,記者在市民中做了個隨機調查,多數市民表示賣廢品通過網絡有些走“彎路”。吳山新村一位大伯說:“每天社區(qū)都有一些來收廢品的師傅,我們直接賣給他們就行了。再說家里的廢品一般是老年人來處理,我們哪會上網。俊斌w育場路寫字樓的一位后勤人員說:“打一個電話就會有人上門來收購,通過網絡中轉不是多此一舉?”由于生意沒有大的進展,今年3月胡奕發(fā)幾人用借來的錢租用下沙鎮(zhèn)某村一個150平方米的民用倉庫,作為廢品基地,把收購生意從網絡擴大到實體。但業(yè)務量依然沒有明顯起色。因為對廢品收購行業(yè)了解不多,他們遇到越來越多的障礙:一些不誠信的零散收購人員經常在舊報紙中做手腳,塞進磚頭、礦泉水瓶子等蒙混過關;造紙廠回收商拖欠錢款,資金收不回來,流動資金越來越少。此時,互聯網對他們的廢品收購基本起不到任何幫助。有一段時間,除了他們三個幾乎沒有人訪問過網站。于是,他們的業(yè)務也從網上過度到收購站。三個人輪流值班,在收購站等著收購員送貨上門。有了實體收購站以后,“網絡”幾乎失去效用,廢品收購還得依托網下操作。然而,網上收廢品一定沒有出路嗎?記者電話采訪了生意紅火的江西南昌市“江南廢品收購網”負責人張先生。他告訴記者,網站建成4個多月來,累計訪問人數已經超過了16萬次,而且通過網站聯系收購業(yè)務的人也很多,成交率達到97%?磥,廢品收購與網絡“聯姻”還是有一定潛力的。但關鍵問題在于如何把網絡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把網絡優(yōu)勢最大化,否則網絡收廢品就會成為一種華而不實的噱頭。
行業(yè)缺少規(guī)范即將進行整頓
采訪中,胡奕發(fā)和伙伴表示,入行之后才知道,這一行業(yè)還很不規(guī)范。他算了一筆賬:“一般上級回收商在收購時要扣除一定斤兩,100斤紙板在送貨前一般要加水10斤左右,扣除的分量剛好可以和水的重量持平。如果不加水就會虧本!毙『f,扣除水分重量是業(yè)內公開的秘密,而扣除水分沒有統(tǒng)一標準,“一般是收貨員目測決定”。此外,尋找廢品回收廠家還要有專人“引路”,每發(fā)一車貨“引路”人的好處費必須計算在內,這也增加了成本。小胡說,一車5噸重的紙板,運輸費300元,裝卸費120元,加上克扣和介紹費,利潤只剩下70元到80元。平均一個月發(fā)5到6車貨,僅僅能收回500元,還不夠負擔倉庫的租金。這半年多里,他們一直把精力放在維系資金鏈上,幾乎沒賺到錢,連借來的錢也打了“水漂”。記者從杭州市貿易局了解到,目前杭州廢品收購行業(yè)確實不夠規(guī)范。今年7月“杭州市廢舊物資回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目前針對杭州廢舊物資回收工作的條例也在醞釀之中,全市廢品收購行業(yè)將開展一次大規(guī)模整治。市貿易局還建議有關職能部門定期公布行業(yè)指導價,讓廢舊物資回收交易市場更透明。(見習記者艾丹青杭州日報)
責任編輯:孫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