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中秋是湖南會同縣人,今年22歲,目前在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師范學院外語系讀二年級。粟中秋很小就一個人生活,高中時曾輟學打工,2004年考入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師范學院外語系。接到大
學通知書后,粟中秋為了節(jié)省費用,決定從家鄉(xiāng)會同縣騎自行車前往學校報到,他毅然于當年8月17日踏上了行程,于21天后騎車到了西安,但因開學時間臨近和出發(fā)前準備不足,他不得不改乘火車前往學校。
在大學里,特困生粟中秋從來不想依靠別人,他自己掙錢供自己上大學。他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高度稱贊。
身世不幸 “一個人的家”
家是粟中秋最不愿觸及的話題,因為這個家里只有粟中秋一個人。
在粟中秋的童年印象中,經(jīng)常是父母在一旁吵架,他在一旁玩,家中的鍋灶打破了又砌,砌好了又被打破。最終,教師母親與石匠父親選擇了離婚,媽媽抱走了弟弟,那年粟中秋3歲。
從此,粟中秋和父親、奶奶相依為命。沒幾年,奶奶走了。在他上初三那年,父親也離他而去,家里只剩他一個人。懂事后的他知道媽媽是個好媽媽,他想她,去外公家找,但幾次都錯過。粟中秋從外公家拿了個信封,按照信封上的地址給媽媽寫信,但只有第一封得到了回信,其余的都如石沉大海。他眼巴巴地想著:什么時候能再與媽媽見面?
高二寒假的那個春節(jié),姑姑帶粟中秋去給外公拜年,老遠他就大喊:“外公,我來給您拜年了。”那天,外公家有很多人,聽到他的喊聲都跑出來接他,沖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婦女。姑姑跟他說:“中秋,這就是你媽!笔畮啄隂]見,粟中秋竟不認得自己的媽媽,聽姑姑一說,才叫了聲“媽媽”。
與媽媽重逢,粟中秋感到很幸福,可這時的媽媽已組建了新的家庭,粟中秋仍舊得過一個人的生活。
家庭貧困 上學機會來之不易
沒有了父親,沒有了經(jīng)濟來源。初中畢業(yè),他考上了重點高中,3年高中,他上得曲曲折折。
在親戚的幫助下,粟中秋讀完了高一第一學期。為了賺錢上學,正月里他去舞獅子,而且還是獅子頭,要花很大力氣。依靠“希望之光”每學期400元的資助,學校減免大部分學費,加上把自己從大嫂家?guī)淼拇竺椎綄W校換飯票及自己假期賺的錢,粟中秋熬完了高二上學期。后來,他實在上不下去了,期末考試結(jié)束,學校第二天補課,粟中秋扛起書和被子回家了。
回家后的第二天,校長、級主任、班主任來找他。校長訓道:“你是不是想著家里還有三分地?你去看看你的家,你以為不上學就能變好嗎?……”校長罵了很多,粟中秋大受觸動,回到自己破敗不堪的家,風風火火地收拾好東西,用他的話說,“該留的留,沒用的滅,家變得像個家了”。他頗為自豪地說:“當時我心里想,我現(xiàn)已成家立業(yè),這就是我的家!边^年時,別人家門上都貼著春聯(lián),他也把自編的對聯(lián)貼在門上。正月里,他又去舞獅子掙錢。
校長的“罵”最終沒有打動他,新學期開學,粟中秋沒有回學校,“先掙錢養(yǎng)活自己再說”,他干起了苦力。
修水庫、挖土方、用簸箕挑土,壓得雙肩生疼,可每天早晨他還得早起做飯,而且要多做些,帶到工地上中午吃。肩膀磨破了,錢卻少得可憐。
在工地上當小工挑磚頭,第一次每個簸箕中裝9塊磚,壓得他都快趴下了,只得減兩塊。粟中秋說:“一天挑下來,渾身都散架了,但沒辦法!眲诶蹠r,他還經(jīng)常想到他那些同學們正在教室里上課。工作之余,粟中秋就躺在工棚里看帶著的語文、英語課本……這樣過了20多天。
一天,工地上開來一輛車,有人找粟中秋。他至今仍記得這位范姐姐,她是“希望之光”調(diào)查組義工,因為粟的資助費被退回,她特地來查此事。范姐姐親切地摸著粟中秋的衣領(lǐng)跟他說話,他感到好溫暖,因為從來沒有人這么溫柔地對他,他非常感動,眼眶都濕了。兩人聊了好久,最后,范姐姐問他:“你還想讀書嗎?”粟中秋回答:“上學已是不可能了,我想按我的思維生活!眴柫撕脦妆,他不再嘴硬,低下頭說:“姐姐,我想讀書。”
累了一圈、瘦了一圈的粟中秋結(jié)束了苦力生活,范姐姐把他帶回了學校,臨走時給了他100元錢。粟中秋嘿嘿笑道:“我假裝推辭了一下就收下了,也不知范姐姐會不會生氣?”他實在太需要這錢了!鞍嘀魅我擦袅藗心眼,從400元資助費中留下50元給我生活用!敝星锖芨屑。
上學、輟學、上學,粟中秋總算把3年高中念完了,并考上了大學。
考上大學 從家鄉(xiāng)騎車前往報到
粟中秋的家在湖南省會同縣。湖南與內(nèi)蒙古相距6000多里,但他決定騎自行車到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師范學院報到。
聽說他要騎自行車去上大學,親戚、朋友沒有一個贊成。姑姑拖著車邊哭邊說:“你要是騎自行車去,我就死給你看!彼谥星锔v道理:“現(xiàn)在年輕人缺乏鍛煉,讓我去鍛煉鍛煉,反正我這次是騎定了!碧酶缋骸案胰ィ疖嚾,我陪你去!彼谥星餂]有理會,撇下傷心的姑姑和生氣的堂哥,帶著袖珍地圖、一本漢語大字典、一張塑料紙和一把雨傘、一些干糧和衣服,于2004年8月17日毅然踏上了行程。
一路上,粟中秋吃的是自帶的干糧——饅頭,吃飯沒有固定時間。
一路風雨無阻。碰上下雨,如果運氣好,會在旅社躲雨,要不然就只得披著油紙冒雨前進。更倒霉的是迷路,“第六天,我騎到了湖北,可第七天我就在湖北的一個小縣城遇到了麻煩,走錯了路。對著地圖左比劃右比劃,就是走不出縣城。沒辦法,只得回到原地,最后跟著班車才走出縣城。”
一路上,粟中秋多半是在馬路上過夜,身上被蚊子咬得都是“紅包”!霸诼飞线^夜,怕嗎?”記者問。粟中秋說:“一個人當然有點怕,但更主要的是孤獨,沒有伴,沒有人和我說話。其實,本來有一個同學要跟我一起走,但他家人不讓,所以就我一個人了!
一路上,粟中秋也曾后悔過、退縮過,他說:“我后悔沒有按原計劃8月5日走,否則我就在開學前騎到學校了……”
21天后,粟中秋騎到了西安。因為開學時間臨近和后勤不足,他改坐火車,他把自行車運到了學校。
自強不息 掙錢供自己上大學
特困生與樂天派,也許你很難把這兩者結(jié)合起來,但粟中秋這位普通的大學生就既是一位特困生,又是一個樂天派。在校園里,你總能看到他背著書包,嘴里哼著歌去教室。大冬天,他還只穿著薄薄的線衣和運動服,他笑稱“南方人抗凍”。
粟中秋拼命打工掙錢,省吃儉用,不亂花一分錢,只為養(yǎng)活自己,只為能夠繼續(xù)完成學業(yè)。
他干的工作很雜,家教、值班人、門衛(wèi)、服務(wù)員……特別是在學校食堂當服務(wù)員,每天早、中、晚都得去。中午收拾完,快上課了,他背起書包到教室,趁空閑打盹、看書。在食堂打工當然很累,但粟中秋一直堅持著,因為除了工資,還可免費吃飯。
粟中秋是一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成績數(shù)一數(shù)二。班里報貧困生名額,名額有限,他是班長,自動退出,讓給其他同學,盡管他是最困難的。后來,因為名額增多,他才得到了一個空缺。他還是一個活動積極分子,無論班級活動還是學校活動,同學們常?吹剿纳碛啊
粟中秋的學費還欠著。他是貧困生,可以申請助學貸款,但所有的手續(xù)都備齊了,貸款承諾書把他給難住了:承諾書上要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簽字蓋章按手印擔保,他在“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一欄上填了“無”。他對老師說:“我沒有了父親,況且我已滿18周歲,不需要監(jiān)護人,這些我可不可以不填?”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目前,這些手續(xù)還在宿舍里“睡覺”!皨寢層凶约旱募遥也辉缸屗秊殡y;我更不想麻煩姑姑等親戚,我欠他們的夠多了。等我有了能力,再報答他們。我會努力爭取獎學金的。”粟中秋說。據(jù)內(nèi)蒙古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