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出“全國最快”的“總調度”———記航務二公司北船重工項目部副經理王謙平    海西灣造修船基地國內當前最大修船塢的投入使用,使我市的修
船能力,一躍上了一個大臺階。目睹這一宏偉工程,人們不會忘記在此奮戰(zhàn)一年半的航務二公司千名施工者,更不會忘記這一項目的“總調度”王謙平。    王謙平是北船重工項目部的副經理,自打扛上協調7支隊伍、上千人力物力調遣這一重擔,面對工程安全、進度、質量、計劃,以及與業(yè)主、工程監(jiān)理等各方的關系協調,王謙平便像上足了發(fā)條的時鐘,沒有一刻的閑暇。
   這項工程是“大兵團”作戰(zhàn),參與的施工單位有機械分公司、建安分公司、路橋分公司、預制分公司以及船機分公司,還下設有基礎分部、預拌砼分部、1號塢結構分部、2號塢結構分部、帷幕灌漿分部、設備安裝分部等7個分部,協調指揮,運作有序,形成合力,于是便成了施工進度和安全的關鍵。
   作為“總調度”,在積極落實業(yè)主和公司意圖,建立了施工生產指揮系統和生產調度會制度的基礎上,王謙平總是頭戴安全帽,一腳深一腳淺地跋涉在施工現場,逐項逐條檢查每一個分項工程的落實情況,常常是一天持續(xù)16小時下來,他在現場的時間是在辦公室時間的兩倍,光是膠鞋就穿破好幾雙。
   要在18個月干完30萬噸級、15萬噸級兩個并排的大型修船塢,不僅在公司發(fā)展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超常規(guī)作業(yè),也是我國同類船塢建設的最快進度。
   王謙平為此寢食不安、反復琢磨,又竭盡心智、集思廣益,對總體計劃逐一分解,前瞻性地倒排總工期,實行主線、輔線同時施工,形成了“以周促月,以月帶季,以季保年,層層推進,逐項落實”的計劃保障體系,強有力地促進工程在2004年12月12日提前兩個月完成主體混凝土施工。
   去年5月8日,工地迎來最大一次泵房底板3200立方米混凝土的澆注施工,王謙平從原材料進場,車輛設備檢查,以及人員分工,作了周密的部署和精心組織,實施了可靠的現場指揮,施工秩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施工中動用的15輛罐車、4輛泵車及大量機械、物料、施工人員,在場地復雜的條件下,進退有序、有條不紊,創(chuàng)出了少有的安全、高效的施工紀錄……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在這樣一個大型、如火如荼的水陸兩棲施工場地,施工呈復雜的立體、高空、交叉作業(yè)狀態(tài),面對風雨兼程、日夜不停的機械設備和上千的施工人員,特別是現場大規(guī)模的基礎爆破,以及6臺塔吊和施工用電,王謙平不放過每一個進場人員的安全教育和簽定安全協議書,并定期組織查找危險源活動,強化施工現場安全巡視,各項應急預案和應急措施,扎實有效,嚴格保證了從開工到竣工全過程的安全施工。李全文攝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