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學生顧澄勇,2002年畢業(yè)時沒有像他的同學一樣選擇在企事業(yè)單位工作,而是回農村賣雞蛋,3年來,他成了業(yè)內的知名人士。顧澄勇的經歷使我想起了曾經在街頭賣肉的北大才子陸步軒。所不同的是,他們一個是被生計所迫淪落街頭,一個是主動放棄原本有機會的體面工作;一個是抓住媒體宣
傳的有利時機,最終走進了公務員隊伍,一個是仍然“執(zhí)迷不悟”,大有要當一輩子“賣蛋王”之勢。做什么工作無關乎體面,能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價值、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就能贏得別人的尊敬。《南國早報》 當干部被量化成“●” 對于“●”這樣的黑點,每一個機關干部怕是不會陌生的吧。這是某省人事部門用計算機管理干部實行量化、數字化考核以來所采用的抹黑符號標記。到如今已經發(fā)展到一人分到一沓表,抹黑“●”時也不用去管他是張三或李四,只要埋頭“抹黑”就是了。上百張表涂完之后,自己也不知道都給誰抹了黑。我們的本意是用最現代化的東西來管理干部的考評,美其名曰:已實行了電腦化、數字化、量化。如今反過頭來一看,這是簡單化、同一化。把本來還有用的一大堆80克的銅版紙用時間、用人工、用金錢變成了一堆垃圾!吨袊洕鷷r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