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26日電(記者鄔煥慶)一筆筆及時到位的助學貸款、一條條暢行的“綠色通道”、一個個專設的勤工儉學崗位、一雙雙熱情幫扶的手……這一切驅散了曾經鎖在許多貧困大學生眉頭間的憂郁,他們不再為學費和生活費擔憂,專心完成學業(yè)。
近年來,隨著中國
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和學生總量的快速增長,高校貧困家庭學生的數量也有較大幅度增加。目前全國普通高校近1200萬在校生中,貧困家庭學生約占20%,人數在240萬左右,他們面臨著學費和生活費的巨大壓力。
貧困大學生的困難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2004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出了《關于切實解決高校貧困家庭學生困難問題的通知》,要求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各高校積極落實政策、采取措施,使高校貧困家庭學生的經濟困難及時得到切實解決。
在青島市,今年1月起開始在全市7所本科院校推行“生源地貸款政策”。國家助學貸款新政策放寬規(guī)定:貧困生畢業(yè)后兩年內開始還款。目前青島市已有近千名貧困生提出申請。
教育部說,自2004年9月初至今,有關金融機構按新機制審批全國高校貸款學生23.5萬人,審批貸款合同金額21億元,20多萬名學生已領取貸款10億多元。
此外,全國各高校也在助學金、獎學金等方面向貧困大學生傾斜,并成立了規(guī)模不等的貧困學生救助基金,最大限度地在物質上扶助他們完成學業(yè)。
今年春節(jié)前夕,共青團中央和各地團組織廣泛吸納社會資源,在春節(jié)前籌集了2000萬元,切實幫助困難大學生解決春節(jié)期間的生活費用。
民間團體也積極關懷貧困大學生。宋慶齡基金會設立的1000萬元“中海油貧困大學生助學基金”,將在4年內資助26所重點高校的3333名貧困大學生;2月7日,在上海希望工程辦公室的一個捐款區(qū),上海不少企業(yè)和市民為資助貧困大學生等公益事業(yè)捐款,當日落實捐款總數達520萬元以上……
最新消息說,國家將專門向高校5%的特困生提供每人每月150元的補助。
為貧困大學生創(chuàng)造勤工儉學條件是解決他們后顧之憂的長效途徑。今年春節(jié)期間,廣州市多家企業(yè)積極響應團市委倡議的扶助困難大學生勤工儉學計劃,為困難大學生提供了500個勤工儉學崗位。另外,在春節(jié)前,還有222個用人單位或個人向困難大學生提供了650多個助學崗位。
為保證貧困家庭學生能夠順利入學,各高校都建立了“綠色通道”制度,即對被錄取入學、經濟困難的新生,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xù),然后再根據核實后的情況,分別采取不同辦法予以資助。
“對于任何一個考上林大的貧困學生,我們都將優(yōu)先安排好他們的學習、生活,把黨和政府對貧困大學生的關心落到實處!北本┝謽I(yè)大學學生處一位負責人說。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