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山東頻道濟南1月3日電(記者蘇萬明)元旦期間,在濟南市的一些大小飯店,記者留意到,一些小學生因種種原因,也趁著節(jié)日紛紛大擺筵席、請客吃飯,或者互贈禮物,而且互相攀比,令人擔憂。
。比障挛纾跐鲜腥锹飞系拿绹又夼H饷骛^里,記者發(fā)現(xiàn)了5個小朋友正圍在一起吃飯。只見每人面前放
著一大碗面,長桌中間則放著“棒棒雞”等八九種小菜,一個小胖子正大模大樣地招呼他的伙伴們:“今天我請客,大家多吃菜!”記者好奇地上前探個究竟。小胖子告訴記者,因為前幾天自己的作文獲得了班上第一,小伙伴們就一直嚷著讓自己請客,這不,今天趁著假期,向父母要了150元錢,請伙伴們吃一頓。
記者在避風塘、肯德基等餐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小學生請客名目繁多?荚嚨昧说谝幻隗w育比賽中或手工藝課上獲獎,或者只是在周末時為了“放松放松”,許多小學生就紛紛效仿成年人做法,輪流請客吃飯。這些“人情消費”少則40-50元,多則300-400元(尤其是過生日),主要看請客的原因和主人的家境而定。而頻繁的“請客”、“回請”已經(jīng)使一些孩子不堪重負:家境好的孩子要請客時,父母掏錢就辦了;但是經(jīng)濟比較拮據(jù)的家庭,每到請客時,孩子在班上的處境就特別難堪——不請不符合“禮尚往來”的要求,而小請拿不出手,大請又難以辦到。
另外,除了請客之外,每到一些特殊節(jié)假日,孩子們也要過人情關(guān),互向自己的“朋友”送禮物,而且有互相攀比之勢。記者在濟南市解放閣附近的一家玩具店碰到了一個9歲孩子。他對記者說,現(xiàn)在,逢元旦、同學過生日都興送玩具,而且誰送的好、貴,在小伙伴中間的地位就高。
“人情消費”闖入小學校園,引起了一些教育界人士的擔憂。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教師任朝霞認為,小學生沒有經(jīng)濟收入來源,人情消費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亂花錢、互相攀比的不良消費習慣。同時,由于互相攀比,容易使家境好的孩子模糊學業(yè)為主的觀念,而通過不正當?shù)淖龇ā缤ㄟ^比花錢等謀取在班上的榮譽和地位;家境不好的孩子則因為常在攀比中處于劣勢,容易導致抑郁、自卑和焦慮等情感和心理問題。任朝霞呼吁,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健康、積極的消費方式是一項復(fù)雜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希望學校、社會、家庭聯(lián)合起來,共同培養(yǎng)孩子節(jié)儉的好習慣。(完)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