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汽車及汽車史研究中,單獨撰寫完成一本20余萬字的汽車發(fā)展史,新華出版社已將其列入2005年出版計劃,但因為興趣轉移,文化課成績不是太理想——誰來選擇這樣富有特長的高三學生?”杭州第十四中學副校長張永誼昨日向筆者表達了這樣一個困惑。
杭州第
十四中學高三(14)班的學生沈略,從小就對汽車充滿了好奇。上小學后,他通過購買閱讀各類有關汽車的圖書,對汽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開始了對汽車知識的鉆研。沉浸其中的沈略發(fā)現,關于汽車歷史的研究還相當落后,這方面的書也非常少,于是萌發(fā)了寫汽車發(fā)展史的念頭。整個初中階段,他一直在構思,進入高一后便正式著手撰寫。
在確保學科課程學習的情況下,他將課余時間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汽車史的研究上;藘赡甓鄷r間,他終于完成了30萬字的《汽車學簡史》第一稿。經過再修改后,沈略將樣稿寄往了新華出版社。12月中旬,他收到了新華出版社的回復:文稿將付梓。同時得到的,還有一個令人驕傲的消息:沈略將是該出版社成立25年來最年輕的學術專著作者。
作為一名高三學生,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精力將書稿修改完畢付印,另一方面要面對高考的選拔,沈略現在面臨了艱難的抉擇:“寫書已經做到這一步了,我不可能再放棄。兩者肯定會有取舍!
“有同學說他是又一個韓寒,但他自己并不這樣認為。韓寒是走向了‘極端’,不屑于上大學。沈略同學并不像許多偏才、怪才那樣叛逆、乖張,他仍然如普通學生一樣,只是把大量的時間、精力投入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汽車發(fā)展史研究上,并且有了成果!卑嘀魅卫钐燧x說,“我們尊重他的興趣愛好,支持他的鉆研寫作,但也擔心他的未來發(fā)展。因為,現行的考試選拔機制,像他這樣的特長生,很難有好的大學給他提供更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
“在目前高考‘一考定終身’的背景下,文化課不特別優(yōu)秀,但某一方面專業(yè)特長非常好的學生,很難到好的大學繼續(xù)發(fā)展,而作為一個中學校長,這不是我所能左右的。沈略作為一個個案,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來共同關注:誰來選擇富有特長的學生?”張永誼說。
(楊振華)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