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分鐘的投入,3次驚艷,4次贊嘆,5次嘻笑,外加一次隱隱含淚,馮小剛用他的《天下無賊》要為自己在《甲方乙方》又《不見不散》又《沒完沒了》又《大腕》又《手機(jī)》后,贏來第六次高潮,只是這次,他徹底放棄了前番的輕浮,真正露出的欲成藝術(shù)大家的心機(jī)。 《天下無賊》
,與其說是部喜劇,不如說是出悲。慌c其說是場鬧劇,不如說是出慘劇,當(dāng)那只相當(dāng)糟爛的鐵鉤最終鉤中了劉德華的頸動脈,鉤得華仔那張俏臉血肉模糊時,音樂起,馮小剛用一段輕柔、舒緩的靡靡之音,消解了觀者不由涌起的悲痛,卻無法消解他已刻意糅到了片中的那股藝術(shù)的剛性。 盡管,作為一個地道的反派,葛優(yōu)依然讓人不停哄笑;盡管,傅彪、范偉這些“超級配角”的亮相,依然又將成為流行一時的經(jīng)典。但我更愿意將之理解為這是馮小剛對市場的一種妥協(xié)。如果,他能像王家衛(wèi)那般率性,他也許能將這部《天下無賊》拍得更加直指人心、人性,可反復(fù)玩味。 或者說,馮小剛其實一直就沒有放棄過對藝術(shù)的挑逗,從那部《一聲嘆息》開始,也許更早,《甲方乙方》中片末患癌妻子的最終離世,以及那段不期而至的大雪,已顯露了他不愿沿襲“港式喜劇”般輕挑的僅僅博人一笑的野心,即便“賀歲”,也要讓人回味。只是那會兒,他要穿著“娛樂”的裝,披著“賀歲”的衣,帶著沉重的肉身,去迎合市場的口味。 最后要說,電影中經(jīng)典與好的區(qū)別,我認(rèn)為,便是以是否能讓人看上三遍仍不厭倦為界,現(xiàn)在,馮小剛的片兒,已夠格讓人看上兩回。 再說一遍,馮小剛,給他時間,給他空間,他遲早會甩開“沉重的肉身”,在通往經(jīng)典的道路上留下一筆。 《天下無賊》后,我更相信這個話題。劉延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