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11-21空難發(fā)生后,從當(dāng)日下午開始,遇難者家屬及親友便開始聚集到事故善后接待地點—包頭市東河區(qū)天使大廈。在大廈一樓大廳的包頭機場接待處和平安保險公司理賠服務(wù)處旁邊,圍滿了前來詢問自己親友的人群。他們或焦躁不安,或淚水漣漣,或呆若木雞,而大多數(shù)人則并不愿意相信眼前殘酷的現(xiàn)實,哪怕還有一絲希望
,就去詢問、去爭取,等待著奇跡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然而一次次爭取的結(jié)果卻是一次勝似一次的失望與悲痛。沉重的氣氛在整個大廳肆無忌憚的彌漫開來。
“11.21”的夜晚更是一個傷心的不眠之夜。50多條剛剛逝去的生命不知牽動了多少個夜不能寐的親友的心,其中有思念兒女的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有惦念父母安危的孩子,有掛念同胞生死的兄弟姐妹.......相同的是,他們的心都在無盡的黑夜里滴著血。
80多歲的老母親情緒失控將桌子掀翻
下午6時13分,天色已經(jīng)暗下來了,天使大廈一樓大廳里,聚集了50多人。雖然遇難者的家屬都被包頭機場負(fù)責(zé)接待的工作人員安排在了二三樓的客房部,但急躁的人們還是不停的在大廳里徘徊,要求包頭機場的接待人員提供具體的死亡名單。在被告知目前仍在調(diào)查之中時,很多人的情緒開始有些激動。
這時,在五六個中年人的攙扶下,一位顫巍巍的老年人走進(jìn)大廳。老人已經(jīng)80多歲了,她的女兒也是在早晨乘坐了那架失事飛機。老母親臉色蠟黃,眼睛混濁而呆滯?吹贸,面對突然降臨的噩耗老人家的精神遭受了巨大打擊。
幾個中年人不斷地勸說著老母親,讓她到附近的醫(yī)院休息,等待最后有關(guān)部門拿出遇難者名單。但還沒有將母親說動,她們的眼睛已哭得像桃子一樣了。倒是老母親從始至終沒流一滴淚,她情緒異常激動,幾次擺脫兒女們的攙扶,自己拄著拐杖在大廳里不斷地走動,逢人就問這問那。當(dāng)她沒有了解到女兒更多的消息后,開始顯得暴燥不安,掙脫了子女們的攙扶后,不知哪來的力氣,一把將包頭機場用來接待的辦公桌掀翻。她在嘴里不停地念叨:“我的女兒啊....”但她的眼里仍舊沒有一滴淚。
持續(xù)了幾分鐘后,在眾人的規(guī)勸下,老人才讓子女們摻走。
中年婦女要去殯儀館查找親人的尸體
晚上9點10分,天使大廈3至5樓客房部的33間房間全部給遇難者家屬訂了出去。在3樓的客房里,央視新聞里播出的有關(guān)“11.21”空難的消息,吸引了許多傷心的家屬。由于大多數(shù)家屬被有關(guān)部門直接安排到了天使大廈,并沒有到事故現(xiàn)場,因此她們都圍坐在電視旁屏住呼吸看著電視畫面上那慘不忍睹的情景。
一個滿眼是淚的中年婦女聽到電視里介紹遇難遺體可能被運到殯儀館的消息后,騰的一下站起來,急切地問旁邊的人,“殯儀館在什么地方,我去找找!闭f著就要往外走,急忙被眾人攔住,勸她還是在這里耐心地等消息。
9點20分,記者走出客房部,在3樓的走廊里,一個30多歲的婦女躲在拐角處,低著頭默默地抽泣著,讓人不忍再多看一眼。
回到一樓大廳,這里的人越來越多,幾乎都讓人喘不過氣來,除了遇難者的家屬依舊在焦急的等待外,到處都是區(qū)內(nèi)外各大新聞媒體記者的身影。有許多區(qū)外媒體的記者都是剛下飛機趕來的。
在大廳的正中央,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一直就呆呆地坐在那里,仿佛大廳里所有的人都不存在似的。他也是在早晨將自己的同學(xué)送上那架飛往上海的飛機的。同學(xué)這次是特意從無錫過來看他的,沒想到,這一看卻成了訣別。他呆呆的,面無表情,一直到子夜,他始終就是這個樣子。
夫婦倆是去上海給女兒訂婚
晚上10點32分,一樓大廳一部分遇難者家屬在親人的勸說下,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了樓上的房間。但還有一家人整齊地坐在大廳的沙發(fā)上,沒有一個人離開。他們是在等待侄女從上海趕來,他們不知道該怎樣來安慰剛剛失去父母的侄女。
住在昆區(qū)的趙永剛含著淚對記者說,四哥趙永亮和嫂子田斯琴乘坐早晨的飛機是去上海準(zhǔn)備給女兒訂婚的。“他們走時還高高興興,你說能不高興嗎?女兒在北京剛上完大學(xué),與一個上海籍的同學(xué)處成了對象,準(zhǔn)備要在上海結(jié)婚。他們兩口子興沖沖地準(zhǔn)備趕往上海去看一看女兒未來的婆家。可是.....怎么會出這樣的事!壁w永剛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事實上,讓趙永剛最難面對的人還是侄女。聽說父母都要來上海,孩子別提多高興了。“我們現(xiàn)在都不敢想當(dāng)時在上海機場接父母的侄女聽到飛機失事后有多難過。我們也不敢問她,只聽說她聽到消息后就急忙訂好了來包頭的飛機票。估計一會兒她就要下飛機了,現(xiàn)在她的姨姨、姨夫都在包頭機場接站。我們該這樣面對孩子呢?前兩天她還吵著鬧著讓父母趕快去上海,可一瞬間父母就都出事了,讓孩子怎么去面對呀!”趙永剛抹著眼淚嘆息著。
晚上11點20分,趙永剛親戚的手機響起來了。接完電話,趙永剛得到消息:侄女下飛機了。一家人都急切地站起來。最后他們得到消息,先安排侄女回家,以免來了這里后怕她控制不了情緒。
晚11點50分,趙永剛一家人嘆著氣散去。
晚0時10分,大廳里仍有許多人焦躁地來回踱著步。 文/本報記者 梁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