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久久久久综合网|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一区欧美二区成人动漫|久久久亚洲香蕉夜夜夜

      <p id="mojyt"></p>
    • 首頁 | 社區(qū) | 聊天 | 郵箱 | 建站 | 房產 | 影視 | 求職 | 游戲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廣告
      首頁 > 青島日報版面圖 > 1 > 正文  
      滾動新聞
      這是最好的“給予” ——膠南市實施農民教育情況紀事
      青島新聞網  2004-09-18 04:37:42 青島日報

      頁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關閉

       

          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是必修課,海珍品養(yǎng)殖技術是核心課,市場經濟知識雖然枯燥,可也有許多人選學———這是記者在漁民轉業(yè)培訓班上看到的一幕;車間就是教室,車床就是課桌,一塊粗糙的鋼板就是作業(yè)本,而筆就是那噴著藍色火焰的切割機,幾十名農民正聚精會神地看“師傅”做示范———技工培訓班的現(xiàn)場
      教學更讓人耳目一新……

          初秋時節(jié)訪膠南,這里的農民教育一如盛夏般火熱。

          政府“埋單”———藍領工人和農技能手“破土而出”

          沿海漁民比較富裕,但蓋新房的卻不多,積累的錢全部用于再生產,自個錢不夠,合伙入股、貸款……能想的辦法全都用上了,千方百計造船、上養(yǎng)殖網箱。西部內陸農村窮,但房子蓋得并不差,有點積蓄全都投到這上面。膠南東西部的這一反差,讓決策者們得到啟示,鄉(xiāng)鎮(zhèn)之間的經濟差距并不在于是否靠海,有沒有資源,關鍵在于思想觀念的不同。要想幫助農民發(fā)家致富,最重要的還是教育農民。

          農民教育這道必答題該出答案了。于是,以“給予”農民為契機,以青壯年勞動力為重點的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在膠南拉開序幕。

          4月3日,膠南經濟開發(fā)區(qū)出資50萬元,率先啟動了農民培訓工程。首期150名中青年農民參加了微機、農用車駕駛、縫紉專業(yè)的技能培訓!耙郧耙驗闆]有特長,求職多次遭遇尷尬!币言谵r用車駕駛班結業(yè)的該區(qū)村民孟慶濤喜滋滋地對我們講,“現(xiàn)在我已是一名農用車駕駛員了!

          為提高農民就業(yè)能力,從今年起,膠南市鎮(zhèn)兩級拿出近1000萬元資金,依托職業(yè)技術學校,實行“訂單式”培訓、“菜單式”教學、“遞進式”就業(yè)的模式,計劃對所有有條件的農民免費進行職業(yè)技能培訓,確保每年新增農村剩余勞動力都能轉移出來,F(xiàn)已培訓8000人,安置就業(yè)7600人。青島泰發(fā)集團通過構建職工崗前培訓、崗位培訓、提升培訓三個層次的培訓體系,形成了崗位提升、人才合理流動的格局。近幾年,企業(yè)年均吸納農村勞動力1000人以上。

          膠南市把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培育產業(yè)工人作為農民教育的主要目標。圍繞青島“四大產業(yè)基地”和本市重點發(fā)展的橡膠、化工、汽車、船舶、旅游等產業(yè),不斷優(yōu)化職業(yè)教育專業(yè)設置,先后增設物流、機電、橡膠、旅游等20多個專業(yè),每年為企業(yè)輸送技術工人2萬多名,初步在青島西海岸架起了一座人才立交橋。據調查,該市現(xiàn)有各類職業(yè)學校17所,在校生3.7萬人。對非轉產農民的教育,膠南市以農廣校和成教中心為陣地,現(xiàn)已累計培訓綠色證書學員2.1萬人,有1500多人獲得了農民技術員、農民技師證書。

          量體裁衣———因材施教和陣地建設比翼齊飛

          在培訓農民的過程中,膠南市各級干部達成共識,在給予農民技能的同時,還得弄清農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精神食糧;在開展技能培訓的同時,還得加上思想政治、社會公德、法治政策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培訓爭取青壯年農民對黨的理解支持和擁護,把黨的執(zhí)政基礎打得更牢。

          為此,膠南市委研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農民教育的意見》,并組織專門力量編寫了通俗易懂的《農民思想教育讀本》。

          為了增強教育培訓的有效性,膠南實行領導干部定期到基層宣講制度,并根據形勢發(fā)展需要,隨時下基層宣講;充分發(fā)揮市委黨校、職業(yè)技術學校、成教中心、人口學校以及新型經濟社會組織和各類行業(yè)協(xié)會的作用,不斷擴大農民教育覆蓋面;探索開展市直部門機關科室和機關干部聯(lián)村聯(lián)戶活動,組織干部深入基層,進村入戶,在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中教育和感化農民,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在抓好日常教育的同時,從今年開始,把每年12月份作為“農民教育月”,集中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以增強農民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與此同時,該市先后投資1億多元,建起了19處鎮(zhèn)級文化中心、8處文化站和862個村級文化大院,60%以上的村建起了閱報欄。市文明委每年發(fā)放100萬元的獎勵資金,專項用于文明村莊建設。市財政投入525萬元,在農村建立了500處現(xiàn)代遠程教育站點,目前已開通131個。農民教育陣地日臻完善。

          穿針引線———“教育”和“給予”交互發(fā)力

          8月17日,藏南鎮(zhèn)電影院。盡管窗外細雨綿綿,室內卻座無虛席,走廊和門口也都擠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聽眾,一場全民創(chuàng)業(yè)事跡報告會正如期舉行。

          由6名“小老板”組成的報告團,用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事跡教育身邊的人,反響強烈。目前已巡回宣講15場,場場爆滿,在全市營造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光榮的濃厚氛圍。為推動全民創(chuàng)業(yè),膠南市還深入開展了農民教育“十佳創(chuàng)新活動”和“百佳新型農民”評選活動,以此增強農民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教育農民,不僅需要言傳身教,更要強化服務意識。今年,膠南市選派120名機關干部組成農村工作隊,進駐全市30個后進村,半年籌資315萬元,幫助農民整修道路、興修水利、發(fā)展生產,群眾十分滿意。所幫扶的30個村,不僅沒有發(fā)生一起群眾上訪事件,農民收入也都有大幅度增長。

          “給予農民的過程是教育農民的最有利時機!边@是膠南從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去年,膠南市級財政向“三農”轉移支付了4000萬元,今年又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措施,將轉移支付增加到1.1億元,全年的各項涉農資金達到5億元。同時,該市各職能部門緊緊抓住每個“給予”的機會,全方位加強農民教育,不僅使困難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而且在全市農民群眾中樹立起愛民、親民的良好形象,增強了黨委政府的凝聚力、親和力。

          不僅要給予農民,更重要的是教育農民增加生產性收入。膠南市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培育農村民營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實施了200多公里通村路工程,解決了100多個村的吃水問題,并計劃到2006年實現(xiàn)村村通柏油路,到2007年全部解決農村吃水難問題。

          良好的基礎設施為加快農村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許多農民利用這一時機,將房屋等閑置資產轉化成生產資料,發(fā)展“家庭商店”、“家庭旅館”和“家庭工廠”,掀起了新的創(chuàng)業(yè)高潮。

          本報記者 韓軍營 本報通訊員 祁曉 劉濤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報業(yè)集團服務熱線為您提供飛機訂票、送票上門,電話:2871111】
        發(fā)表評論
       
      內容
       熱點資訊
      ·NIIT國際軟件工程師職業(yè)認證
      ·現(xiàn)代MBA聯(lián)考名師輔導班島城面授
      ·中嘉學校小學生英語周末班熱招中
      ·十一黃金周盛宴,將旅游進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動 青島嶗山礦泉水
      ·軟件行業(yè)薪金普漲!
      ·高級商務英語班/英語聽說強化班
      ·留學韓國名牌•適合工薪階層-華威
      ·2004年青島首屆教育招生網上巡展
       

       相關鏈接:


       下一篇:

       站 內 檢 索

      新聞網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

      青島新聞網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8673059 傳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