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6 達陜西靖邊壓氣站,石油管道工人振臂歡呼。 |
   據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 在地下沉睡了數億年之后,中國西部的天然氣首次“遠離家鄉(xiāng)”向東
穿行,并將“長途跋涉”四千多公里,奔向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    6日上午11時50分,來自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氣抵達陜西靖邊,并將與陜北長慶氣田的氣源相融合,為今年10月1日實現兩個氣源同時向東部地區(qū)供氣奠定了基礎。
   中國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副總經理黃澤俊說,這標志耗資上千億元的西氣東輸工程的西段進氣、投產工作完成。
   西氣東輸影響深遠
   有關人士指出,這一工程不僅能有效地將新疆地區(qū)的天然氣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經濟資源,造福新疆各族人民,而且能為沿線省區(qū)市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清潔的能源,有助于改善中國的能源結構,減少大氣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這條橫貫全國的能源大動脈正式投運后,將有力地拉動相關產業(yè),激活沿途省區(qū)鋼鐵、水泥、土建安裝和機械電子等企業(yè)的潛在能量。
   在西氣東輸工程的巨額投資中,西部省區(qū)吸納資金約340億元,營造出新的供給與需求市場,并增加大量就業(yè)崗位。
   西氣東輸工程將加快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東輸之氣還可保證8500萬戶居民生活燃料供應,這將刺激當地機械制造業(yè)和建筑安裝業(yè)的發(fā)展。
   專家們形象地指出,把西部的天然氣通過長大管道運往經濟比較發(fā)達的東部沿海地區(qū),可以充分發(fā)揮西部天然氣的功效,實現能源供求新的平衡,促進東西部的共同發(fā)展。可以說,這一工程是一項典型的“雙贏工程”。
   相關鏈接
   西氣東輸工程
   西氣東輸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全線正式開工,是“十五”期間中國安排建設的特大型基礎設施,其主要任務是將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送往豫皖江浙滬地區(qū),沿線經過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10個省市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