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小民,一個因為得嬰兒癱留下殘疾的人,從小跟父親學(xué)了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藝。五年前,張小民和兩位老鄉(xiāng)一起從邊遠山區(qū)來到城里打工。他和兩位老鄉(xiāng)在一家裝潢公司做了兩年的木工,因為不能及時拿到工資,兩位老鄉(xiāng)回家了,留下張小民一個人討要工錢。五年了,因為沒有要回工錢,他沒有回過家。
張小民為了討要工錢,像一個皮球被踢來踢去了不計其數(shù)個來回,看盡了白眼,聽盡了熱嘲冷諷的話語。最讓張小民傷心的是一起來打工的兩位老鄉(xiāng),他們誤以為張小民私吞了他們的工錢,到張小民家里去鬧事,把家里的生活物品拉走了,讓原本就貧困的家雪上加霜,家人生活陷入困境,和睦的鄉(xiāng)親反目成仇。
五年前離開家的時候,女兒剛剛?cè)齻月,如今已經(jīng)五歲了,五年來,他只有在夢中看到女兒那可愛的樣子。他覺得對不起年邁的父母,父母都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每天還要下地干農(nóng)活。特別是在年關(guān),孤獨的他更加思念家人,但是他不敢回家過年,他覺得自己沒有討回工錢,回家不僅不能給家人帶來快樂,更無法跟兩位老人說。
又是兩年過去了,張小民算算自己兩年的工錢除去還兩位老鄉(xiāng),還剩余一千元,這樣他就能回家過個團圓年了?墒强斓侥甑琢耍习甯嬖V他說因為三角債,自己也沒有辦法,只好先給他一半工錢,剩下的一半明年再給。滿懷希望的張小民聽了這話,頓時心涼了半截;丶疫^年的希望破滅了,因為他知道剩下的那一半工錢,不夠來回的費用。
年關(guān)越近,張小民的心情越是沉痛,他真想讓自己投身大海再也不回到這個令他傷心的世界,可是想到自己年幼的女兒和年邁的雙親,還有苦苦等待了他這些年的妻子,他強迫自己堅強起來,準備繼續(xù)打工討債。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他一個人獨自躺在四面透風(fēng)的工棚里,外面的鞭炮聲令他更加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臘月的刺骨寒風(fēng)吹進來,是徹骨的寒冷,但是他的心更冷。一陣敲門聲,把他從對親人的思念中驚醒,是老板給他送工資來了,而且是全部的工資和一張老板贈送他回家的火車票。老板告訴他,今年政府對拖欠民工工資有了強制性措施,還成立了法律援助機構(gòu),專為民工討要被拖欠的工錢,讓他第二天回原來的公司去要拖欠的工錢。半信半疑的張小民,看著手中領(lǐng)到了兩年的全部工資一萬六千元和火車票,激動得熱淚滾滾。五年來,他第一次進了銀行。存好這一份工錢,他馬不停蹄地來到原來的裝潢公司,老板一改往日的蠻橫態(tài)度,滿臉笑容地向他連連道歉,說正想找人給他送工錢呢。
張小民懷里揣著沉甸甸的三萬六千元錢,原本應(yīng)該笑的他,眼里卻蓄滿了淚水。
張小民留下一千五百元現(xiàn)金,其余的在老板的幫助下辦理了一張銀行卡。張小民拿著留下的現(xiàn)金逛了整整一天的商店,給父親買了酒,給母親和妻子女兒買了新衣服、食品。張小民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和那張浸透了汗水也充滿了希望的銀行卡,上了回家的火車。
當(dāng)火車啟動就要離開這個城市的時刻,張小民突然覺得對這個城市有很多留戀,這種留戀,讓他有了一個新的計劃:過完這個幸?鞓返拇汗(jié),他還回來,而且還要把他更多的鄉(xiāng)親也帶過來。因為有了政府的撐腰,他們可以無憂無慮地用自己的勞動換取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