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提高困難居民醫(yī)療救助標準,住院和門診大病最高15萬
1月22日,記者從青島市醫(yī)保局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青島今年將原7類救助對象合并為4類,并適當調整提高困難居民醫(yī)療救助標準。其中,在保持“特困等人員”住院和門診大病救助沒有限額的基礎上,將其他困難居民住院和門診大病救助封頂線統(tǒng)一調整為15萬元。
日前,青島市醫(yī)療保障部門于2021年1日1日起施行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困難居民醫(yī)療救助制度有關事宜的通知》。據(jù)青島市醫(yī)療保障局副局長劉林瑞介紹,根據(jù)《社會救助法(征求意見稿)》以及民政部門實施社會救助的相關政策,此次政策修訂在原有救助范圍不減少的情況下,將原有7類救助對象合并為4類:保留“特困人員”類別,將“社會散居孤兒”、“重點困境兒童”兩類人員納入醫(yī)療救助;保留“低保家庭成員”類別;設置“低收入家庭成員”類別;設置“支出型貧困家庭成員”類別。
結合往年救助支出的運行數(shù)據(jù),以及困難居民對門診醫(yī)療、住院醫(yī)療、護理需求等方面的不同需要,青島市提高困難居民個人自負門診醫(yī)療費救助待遇。將“特困等人員”救助比例由原90%提高至100%,“低保家庭成員”按90%救助保持不變,將“低收入家庭成員”新納入門診救助,救助80%。并將救助限額由原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640元。
同時,擴大長期護理保險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標準。本次修訂維持原救助限額5000元不變,增加長期護理保險報銷后個人自負生活照料費的救助,同時增加了“低收入家庭成員”享受護理救助,救助比例為80%,并對“特困等人員”、“低保家庭成員”救助比例由原80%分別提高至100%和90%。
此外,還提高了困難居民個人自負住院和門診大病醫(yī)療費救助標準。在保持“特困等人員”住院和門診大病救助沒有限額的基礎上,將其他困難居民住院和門診大病救助封頂線統(tǒng)一調整為15萬元。原來“中低收入家庭成員”“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成員”“非青島戶籍外來務工人員”“非青島戶籍在校大學生”四類人員,享受醫(yī)療救助的門檻較高。本次修訂將上述四類人員合并為“支出型貧困家庭成員”,并將原3萬元的起付門檻調整為2萬元,即申請前6個月個人自負的住院和門診大病費用,累計超過2萬元的部分,按80%比例予以救助,讓更多因疾病導致臨時性困難的家庭得到更多的保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